古树不语,却见证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如果古树会说话,它们又将如何“诉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近日,四川发布客户端策划推出“如果古树会说话”系列发布。
今天
一起来聆听荥经桢楠王的故事

在雅安市荥经县云峰山景区的核心景点──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里,生长着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桢楠群落,被誉为“中国最美桢楠林”。这里的桢楠,树龄在千年以上的有15株,百年以上的124株。其中树龄最大的两株桢楠,约1700年,一株高31米,一株高36米,基部围圆分别为6.18米和6.24米,胸径分别为1.97米和1.99米,历经千年岁月,依旧顶天立地、绿荫如盖,被誉为“中国桢楠王”。
这片“中国最美桢楠林”,不仅是植物的王国,更是历史的见证,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千年记忆。桢楠如此珍贵,保护自然提上了日程。
“一树一策” 进行科学合理保护
2013年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发生后,当地组织人员对云峰寺的两株大桢楠进行了全面“体检”,发现其中一株有严重的白蚁侵蚀的情况,当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灭蚁工作。自那以后,林业部门开始在云峰寺中安排专人负责两株桢楠健康情况的日常观察和上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
据介绍,在古树救护方面,林业工作者已经探索出了树冠整理、树体清腐及防护、树体输液、全树杀菌杀虫、树干青苔防除、根系分布探根检查、土壤改良、根系复壮、树盘整理等10余项措施,并且每项措施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及规范。两株大桢楠的保护,同样参照着这些措施和操作规范在进行。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古树一旦生病,“医药费”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今年6月20日,一笔新的“绿色保险”在四川雅安市荥经县云峰山上签下,投保对象是处于“最美桢楠林”中4株树龄1300年至1700年的一级桢楠古树。投保古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林业有害生物等因素而产生的合理施救费用,均可获得赔付。
目前,桢楠王公园里的桢楠林被分为核心区、认养区、普栽区。核心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古树名木”,为此,当地出台保护利用条例,并建立台账,进一步摸清县域内古树名木和野生古树群落情况,对筛选出的重点、特殊古树名木采取“一树一策”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完善古树名木保护标识牌,用好现有科技手段,统筹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共性和个性化表述,增加古树信息的可读性和辨识度,实现“一树一码”;将本级古树名木的资源普查、认定、抢救、复壮、养护、宣传、科研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整合相关资金,加强资金投入,全力保障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资金需求。
以法为盾 为古树披上“护身符”
古树名木是“绿色的国宝,活着的文物”,每一棵古树、每一株名木都是一部绿色的史书,是活着的历史坐标。对此,雅安多措并举护航辖区内古树名木保护和桢楠王公园建设。
设立司法保护基地。在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内设立“荥经县名木古树司法保护基地”,倡导“保护名木古树,人人有责”,宣传“破坏名木古树,将被依法严惩”。
发布司法保护令。今年6月5日,雅安市首份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发布。保护令针对桢楠古树保护提出明确禁止事项,列明违法的具体情形,科普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提升群众古树名木保护意识。
设立法官工作室。在云峰山景区游客中心设“桢是楠得法官工作室”,现场受理和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宣传环境资源保护法律知识,现场受理有关游客纠纷以及涉环境保护问题相关纠纷,帮助解决有关群众急事、难事。
“老有所养”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古树名木不仅记录了大自然的变迁,更见证了各地社会历史的发展、承载着地方乡情。留住绿色乡愁,保护古树名木,应该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认养树木能扩大古树名木知名度,有利于形成重视生态、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在雅安,已经有不少个人、企业加入认养桢楠的队伍中。树木被认养后,将标注出认养人、认养时间等基本信息,认养人捐赠的资金也将全部应用于认养树木的栽培保护。
同时,依托桢楠王这一品牌,当地将在保护核心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吸引社会各界认养桢楠,并在周边配套种植茶树,发展特色民宿、禅茶文创等,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1700年里,桢楠树遭遇过雷击、火烧、地震……但直到今天,它们依旧立于天地之间,绿荫如盖,粗壮的枝干在年年岁岁的生长中不断发散,新的枝叶在旧的躯干上延伸。
清风习习,楠楠树语
两棵桢楠王
以及这片千年古树群落
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
见证着新的传奇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
编辑 | 陈蒂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