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龙:优质电力助歪苹果走上产业“正道”(果园供电所苹果种植用电)

在麻衣小村的歪苹果种植基地,在果园里连续劳作数日的老板吴培林,计划好好补补瞌睡,但睡下没多久,就被电话铃声吵醒。

“是歪苹果种植基地的吴老板吗?我们要500公斤苹果,下午2点左右来拉,麻烦安排人采摘好。
”……电话是一个未显示名字的昆明号码打来的。
挂了电话,吴培林忙着给果园中的工人交代任务。

下午2点,一辆货车如约而至,交易金额7000多元。
每年7月至10月,吴培林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数桩这样的生意。
不少给他订购苹果的人,他连名字都叫不出来,都是慕马龙苹果之名而来。

云南马龙:优质电力助歪苹果走上产业“正道”(果园供电所苹果种植用电)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吴培林从2012年开始在马过河镇经营果园,果园位于山坡上,占地150多亩。
正常情况下,每亩果园的产量在一吨左右,高产区域每亩可达2、3吨,每年营业收入50多万。

现年40岁的吴培林,是会泽县县城附近的小乌龙人,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帮着父母种水果。
20多年来,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水果种植业。
多年的种植实践,让他深谙苹果的生长习性。

“水果水果,有水才有果,灌溉浇水对果树的生长和结果至关重要。
同时,苹果是一种对干湿条件要求严苛的水果,该浇水的时候必须得浇水,该干的时候也必须得干。
所以,坡地是苹果种植的首选之地。
”吴培林说,“每年过完春节后,果园需要浇灌7次左右才能接到雨季,如果不能保证灌溉用水,有的树连花都开不出来,开出来的花也不一定能结出果实,甚至一些树都要被干死,就谈不上产量了。

然而,在整个麻衣小村的山上,几乎都没有地表径流,村里人畜喝的水大多都是深井水。
种植果园的第一年,吴培林一度为浇灌而对外买水。
之后,在当地人的介绍下,他们请来打井队,在果园里开挖了2口深井,一口深达100多米,另一口90多米。

“我们在这个地方开始栽果树的时候,供电部门就有师傅来到果园了解我们的用电需求。
机井刚开完出来,他们就及时帮助我们架通了抽水的线路,有效保障了园区的灌溉。
随着果树的成长以及灌溉用水量的增加,2014年他们借助农网改造的契机,在果园门口安装了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
现在,整个果园用水不成问题,用电不成问题。
可以说,果园能发展的今天,供电所是帮了大忙的。
”吴培林介绍说,除了常规工作外,供电所师傅还不时来到果园,走访了解用电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用电问题。
一旦遇到用电方面的困难,供电所都会在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

吴培林还记得,去年冬天一个冷雨霏霏的早上,给园区供电的变压器的跌落保险融管被烧毁。
想着星期天供电所不上班,本来不想联系供电所的他,还是以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电话。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十多分钟,供电所员工田云富等人就赶到现场,快速恢复了供电。

据了解,近年来,马龙区将苹果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发展。
截至去年底,全区种植苹果近5万亩,拥有50亩以上苹果种植基地121块,实现总产量6.85万吨,总产值1.5亿元。

苹果的大规模种植,大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以吴培林租种的1500亩山地为例,这些土地因处在山坡上,不是很利于耕种,用于种植玉米的话,土质较好的地块年产收入也仅有800多元。

现在被吴培林租用后,农户坐地收租,每亩每年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果园承包商和农户双双收益。
同时,分散种植的果园亦让不少农户因之而走上致富路。

在马龙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马龙供电局紧贴种植灌溉抽水的电力需求,不断优化电网结构,推进电网建设,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全方位满足果园的用电需求,像冷雨天为吴培林解决用电问题的这种情况,不胜枚举。

纳章镇龙洞村的徐洪寿,家里种了20多亩苹果,一度使用柴油发电机抽水灌溉。
供电所得知情况后,为其免费架设了一条700多米长的400伏线路。

“用柴油抽水的时候,灌溉下来至少需要4000多元的油费。
而现在,总的电费还不足500元。
供电部门实实在在帮了我的大忙啊!
”徐洪寿说。

云南网 杨之辉 通讯员 杜明彦 车玉奎 田云富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