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愿望实现了吗?(深爱人啊实现了愿望那会)

可是不管怎样,还是想听你说一句“爱过”。
你还记得你来到这座城市的第一天吗?

西漂年年有,仿佛今年特别多

有人 2008 年来西安,当时地铁才开始修。
那会看着不起眼的地方,现在那的房价快2万了。

曾经的愿望实现了吗?(深爱人啊实现了愿望那会)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也有这个月,响应“人才新政”被西安召唤留下来的年轻人。
她说到这的第一天,她脑子里已经有了未来十年的计划。

——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可爱,可是谁刚来的时候不是这么可爱呢。

从 2008—2018 年,每个人的小故事都足以拼凑成一幅简单的西漂编年史,带着自己的故事,带着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我们每次说到大城市,总是谈压力和钱。
可想想你刚来第一天的样子。
那时你又苦又穷——心里却那么明亮。

10 年之间到今天,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西安。

2008 年

咸阳 → 西安

@振振有词

第一次离家到西安,一腔热血。
那时候没有西咸新区,地铁二号线才开始修,城里人越来越多了,好多楼盘盖起来了,2008年10月,首套住宅(90平米以下)契税下调到1%, 最低首付下调为20%!
西安三环路全线通车,西安的城区空间正式进入了“三环时代”。
市政府北迁了,北郊因为市政府北迁,物价都涨了,人们说以后北郊要大发展........那年西安终于下一场大雪了。

2008年春运中的西安火车站

曾经,有媒体这样说过:“中国,没有一座城市,像西安那样,城中村会被誉为城市的地标与精神高地。

当西安从2008年开始城中村改造之后,随之被改掉的也包括怀揣梦想来到西安的年轻人们的一些记忆。
提到西安,西漂一族都会想到沙井村、八里村、西辛庄、杨家村等等这些城中村,因为这里有太多记忆。

2009 年

上海 → 西安

@蛐蛐

我是山西人,在北京上大学,在上海工作,但是在西安安家了,只因爱上了一个西安的小伙。
两人计划着先在大城市打拼,然后以后在西安定居,所以就先回西安买房子了。

当时坐着火车,从上海到西安,慢车24小时,特快13小时,拖着箱子走出西安火车站,跑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楼盘,那会的高新已经开始繁华,下班时间:高新写字楼里就有好多好多人,感觉那就是西安的CBD。

那会西安的楼修了好多,地铁沿线的售楼部开始把地铁作为卖点,不过很多买房的人还是没有这个意识,不认为地铁带来的便利。

我在上海呆过,深刻知道房价说涨就涨,也切身感受到了地铁的开通对于城市会带来怎样深刻的变化,所以就把房子买在了地铁口,那会枣园地铁口的房子4000元一平方米,现在那块已经15000元一平方米了。

对了,还有西安吃的很多,早上起来,都是小吃,而且很便宜的,凉皮3块,面6块,没有现在这么贵的。

2011 年

北京 → 西安

@蓝胖子

在国企工作了几年,2010年我和两个合伙人决定创业,在北京注册了公司,拿到了西安的代理权。
那会两地奔波不说,刚来西安,住酒店成了常态,以至于后来,西安一大半的酒店,我都是会员。

后来为了节省成本,租了房子,卧室是宿舍,客厅是公司,客厅的墙上挂着西安的线路图,每次拿下一条线就标红,后来,红色越标越多,如今,我们在西安的写字楼里买了自己的办公室,我也在老家的省会城市买了一套大房子给家人住。
有时候还是会想起最初那些年,一周7天都在陪客户的日子,喝醉了吐完继续喝,散场回家一个人躺在床上,但是那会竟没觉得多苦,反而对于未来有着满满的不甘心和要强。

2012 年

山西 → 西安

@依恋

人生第一次离家是考上了西安的大学,2011年,家那里正好开通了到西安的火车,回趟家需要7-8个小时,那时候东大街还很繁华,骡马市和康复路还是学生党喜欢的淘宝之地,那会坐车去钟楼,只记得坐8路公交车,终点站一下车就是那些年我们穿过的潮牌,那会美特斯邦威、森马、以纯可是霸屏占据着东大街。

那时几乎每一个姑娘都会邀请自己心爱的小伙子陪自己去小寨百汇打一个耳洞,买几块钱的一个的戒指和耳环,再到楼上选购几张盗版DVD。

那时没有网购有些球鞋在中国内地也不发布,假鞋充斥着当时西安大大小小的篮球场,而这些鞋基本全来源于百汇,我记得在麦迪3还没上市的时候,有人就在百汇把鞋提前穿在了脚上,这里成了篮球爱好者们的天堂,只要一二百块钱人人都穿的像篮球明星。

那时候,我们内心有一种自豪叫“那家老板是我朋友”,有一种对路叫“一起逛个百汇、骡马市”,现在我在西安整整7年多了,西安差不多已经成为了第二故乡——但也时刻有紧迫感,依然担心随时会被这所城市抛弃。

当初的西安,感觉离我很远,即使我身在其中;现在的西安,即使我人在老家,也觉得身在其中。
对了,我现在已经不穿美特斯邦威了,也不去康复路和骡马市买衣服了,百汇也被人淡忘了。
但是我还是希望内心仍保持当初在骡马市、康复路买衣服时的雀跃热情与满足。

2013 年

江西 → 西安

@黄兄

我在江西一个很小很穷的地方出生,那里每家都会生好几个孩子,但是生下来未必能够养得起。
我算幸运,家里经济困难,我是由舅舅资助抚养长大,在西安一个三本学校就读,我比身边任何人都渴望在西安留下来,他们总说大不了就回家呗,只有我知道,回了家就再也不可能走出来了。
所以我大三开始就找实习单位,希望靠着努力和踏实留下来,开始学校、实习单位两头跑,学校在游9的终点站,单位在南郊,每天光坐公交车就要1个多小时,实习单位老加班,有时候下班晚了,连公交车都没有了,我在办公室睡了好几次。

后来为了能够实习近点,那会我一个月生活费500元,我在城中村租了一个房子一个月200元,我想着苦就苦点,等签了就好了。
所以,就算那会实习没有工资,吃饭都要计算着吃什么,我也曾天真地以为足够努力就能换来认可,可是最后,实习单位并没有签我,我还成了那批实习生中第一个离开的人。
如今,毕业几年,我也有了别的工作,西安,我要留下来!

2015 年

山东 → 西安 →山东

@南山南

大学时候,在西安爱上了一个人,我想留在西安。
找了一个稳定的实习单位,我能力突出,所有人都看好我能够留下来,但是不巧,那年人事变动,和我同一批毕业的人都没有被签。
我的爱情也无疾而终。
办理实习手续的时候,我和一起的小伙伴们吃了个饭,我说,为什么一眼看不到以后呢,哪怕现在让我看到五年以后我在哪里也好啊。

离开实习单位,我应聘进了一家私人公司,在外面租房子住,一个月工资4000,房租800,养活自己没有问题,但是家里人却不放心,给了两个选择,要么回家,要么留在西安,但是前提一定是稳定的单位。
现在,我回山东老家,过的挺好的,有家人,有爱情,我还升职了。
年轻时我可以因为梦想来西安,后来,我更可以因为梦想离开它。

2016 年

西安 → 西安

@刚

如今的东大街热闹不在,小寨还是很繁华,赛格购物中心还是很火爆,一到周末,地铁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这一年,西安第一次因为雾霾停课,雾霾中连大雁塔都模糊不清了,站在南门连北门都看不见了。

人们开始想念那些年站在南门城楼向南可以看到南山、电视塔,向东看到白鹿原的晴空万里。
这一年,上天入地的地铁三号线通车了,路上的堵车越来越严重了。

2017 年

新西兰 → 西安

@罗小黑

这一年,西安托管西咸新区,西安户籍制度“破冰”,西成高铁开通,九条地铁共建,十余个商场开业,多个民俗村面世,投资高达500亿的万达城落户西安,炸裂了西安朋友圈。

西安进入限行常态化,冬天雾霾限号,夏天臭氧限号,春秋为了缓堵限号。
但是,有一个变化让我想惊喜,过马路发现车竟然会让人了,连公交车都为我驻足了,当鸣笛变成了谦让的等待,那一瞬间就像被温柔以待了一样。
西安,你变得可爱了。
这一年,我妈喊我回国在西安定居了。

2018 年

西安 → 西安

@无名

这一年,西安的房价从首付上调,到限购,到摇号,到单身不算刚需。
这一年,西安的房价涨起来了。
大家都笑称,今年不买房,一年全白忙。

那会一个月工资能买一平方房子,现在一个月工资连买半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都未必能买到,关键是还不算刚需。
那会跑断腿盖十几个图章证明交了市社保不是省社保而且买了房才能按人才引进迁入户口,现在分分钟你就是人才了落户了,可以不用交社保,直接享有优先购房权。
我这个曾经的新西安人却成了被遗忘的本地人。

这一年,买房开始摇号,连上学都开始摇号,身边的人说这辛苦打拼到西安,孩子怕是还要送回老家去上学了。

2018 年

山东 → 西安

@杀手小威

办理落户之前,把微信签名换成《霍比特人》里的一句话,“家在身后,世界在前方”。
所有心情都在其中。

这一年已经过半,很多人给我说,“平均来说,在西安安定下来之前要搬5次家”。

到今年只搬了4 次家,离定下来就差一点了。
买的房子2019年底交房,买房的时候,我不是西安人,所以房子只写了我媳妇的名字,再等等,我们在西安就有属于自己的家了。

不知道你是否回忆起了自己的故事?

很多人因为自由被吸引到大城市,但自由也是最难的。
奋斗的人都一样。
每个选择来西漂的,最初来的时候,都梦想着:总有一天我要过上好生活。

——事业,理想,房子,钱,爱情。

我们也的确过得更好了。
但有时,真是怀念刚到大城市第一天,那个又苦又穷的自己。

那段落魄、却又雄心勃勃的日子,是你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海明威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

西安对我们来说远不仅是一个城市,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可能性,是这里发生的一件一件小事,让我们储存了很多生活的底气。

祝西漂的你,岁月不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