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火焰山景区地表温度高达81℃引发关注。网图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去了火焰山一趟,自己不长痘了、黑头没了;还有网友称,自己不痛经了,就连肚子都变小了……
7月20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有关专家告诉,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南方游客结束短暂的新疆游回到南方时,湿气带来的致病因素仍然存在。

“三伏晒背”有讲究
对湿气较重的南方人而言,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祛湿的方法吗?上海龙华医院特需科副主任医师徐佳表示,晒背、茶饮和清膏(清补膏方)等方法可以尝试。
徐佳说,晒背作为一种传统养生方法,在民间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背部有多条经脉循行,尤其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是阳气的主要通道。利用阳光照射背部,补充人体的阳气,促进气血流通。尤其在春夏,体温的升高更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通过排出汗液的方式净化身体。需要注意的是,晒背的频率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反应来调整。
此外,徐佳还提到清膏(清补膏方)。针对亚健康人群以及秋冬时令好发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中风后遗症等,可应用冬病夏治及夏季膏方补泻兼施、治病防变,调整人体气血阴阳,达到扶正祛邪、疗疾延衰的目的。
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主任委员陈昕琳也对此作了介绍:夏季膏方,也称作清补膏方,是指适合在夏季服用的膏方,与冬季膏方有所不同。冬季膏方主要以补肾为主,补益药物较多,旨在保护并增强人体的精气,更适合体质虚弱、需要全面滋补的人群,其功效主要在于全面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而清补膏方的主要特点是清补和防病,更侧重于健脾,药物通常更为轻盈,以健脾利湿清热的中药为主,有助于应对夏季人体常出现的脾虚湿重、消化吸收能力减退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晒背并不能燃烧脂肪,对于减肥没有太大帮助。
什么时候晒背?
三伏天晒背可在7:00—9:00或15:00以后进行,太阳照射猛烈时可适当提前或延后,不必每天都晒,隔一天晒一次即可。
晒背晒到微微出汗即可
如果晒背时出汗过多,并伴随体温升高、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等不适症状,要考虑中暑的可能,应及时就医。
晒背以背部的中下方为主,尤其是脊柱两侧的膀胱经。
大椎穴:
位于督脉的穴位,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穴位:
脊柱中下部,大约从肩胛骨下方到腰部。这些穴位包括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
命门穴:
从肚脐向后画水平线,与脊柱相交的位置是命门穴。
晒背要晒多久?
成年人每次晒背15~30分钟为宜,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合成维生素的能力有所降低,晒背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也不能暴晒太久,微微出汗即可。
儿童皮肤娇嫩,根据个体差异,建议最长不超过15分钟。
晒背时,建议穿颜色浅、比较薄的宽松衣服,做好防晒、防暑措施,尤其注意头、脸、眼等部位。若后背裸露,应涂抹防晒霜,避免晒伤。
空腹时,不可晒背。晒前晒后可适量饮用白开水或淡盐水,补充体液消耗。吃过光敏性食物,比如苋菜、芹菜、油菜、菠菜、柠檬、葡萄柚等,千万别晒太阳,避免引发日光性皮炎。
晒完背后,要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待不再出汗了,再开空调或洗澡。
注意!
三伏天晒背并非人人适合,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晒背,这两类人群应当避免:
对紫外线过敏的人群
体质属于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的人群,容易上火、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晒背可能会加剧不适症状。
此外,有基础病的人群比如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以及孕妇和幼儿,正常晒太阳即可,不用刻意晒背。对于湿气重、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无精打采),抵抗力较弱的人群,适当晒背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转自央视网
来源: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