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人最关心的来了(设摊来了摆地摊最关心快看)

每当夜晚来临,各种小摊

各色商品琳琅满目

让城市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海宁人最关心的来了(设摊来了摆地摊最关心快看)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杨立超/摄

但也有市民担心

地摊会影响城市的文明形象

“地摊经济”如何才能兼顾

“烟火气”与“城市文明”?

鹃湖停车位变成了乱设摊的集中地

这几天晚上,鹃湖公园一下子变得格外热闹,可热闹有点过了头,公园周边的停车场车满为患,车主们不是来鹃湖的游客,而是来摆地摊的,公园周边上百个车位都被占满了,停车位变成了乱设摊的集中地。

杨立超/摄

6月11日晚,大潮君接到热心市民电话后赶到现场,因为刚下过零星小雨,晚上出来摆摊的人,都已经回家了,但现场留下了一地垃圾,有矿泉水瓶子、饮料罐、废纸等,还有儿童玩具头箍。

杨立超/摄

从热心市民拍摄的照片上看,摊主们各显神通,有的将汽车引擎盖当作卖货台,直接在上面摆出货品;有的支一张简易床,摆上货品卖;有的取出货品摆在地上卖,车子的后备箱当坐席。
而大多数摊主,在停车位旁边席地铺一张塑料布,摆出了林林总总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有洗涤用品、小百货、盆花等。

海宁鹃湖公园值班保安郭师傅告诉大潮君:“这样的情形大概已经持续三四天了,有卖衣服的、卖鞋子的、卖水果的,还有卖小孩子玩具的。

△郭师傅

海宁鹃湖公园夜班保安班长兰江感到很苦恼:“好像形成了一条街似的,他们把停车的位置全部霸占了,以前那些车位是来锻炼身体的市民会停的”。

△兰江

公园管理方介绍,从鹃湖门口的赞山路到钱江路,大约有150个停车位,这几天,晚上5点到8点,这些车位基本上都被占用,保安出面劝阻,但效果甚微,更有甚者,还闯入公园里面来摆摊,吆喝叫卖。

保安班长兰江说:“沙滩那边、游客接待中心那边也有摆地摊的,遇见好一点人的还会听劝,不听劝的还直接辱骂我们队员,有些骂的挺难听的。

这样的场面,不止出现在鹃湖公园,这几天在许村龙渡湖公园周边,不少人也摆起了夜摊。
执法人员说,公园景区是市民休闲锻炼的场所,摆摊占用停车位,影响了市民正常休闲锻炼。

“这样其实是占用了公共停车资源,像鹃湖边游客这么多,影响了市民的正常游玩。
”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科副科长张斯威说。

△张斯威

大潮君了解到,针对鹃湖公园外夜间乱设摊,市综合执法局组织管理力量提前介入,于昨天下午分批调拨人员在公园外围驻点管理,17:30开始联合市场监管、生态环保、卫健部门集中巡查劝导,发现设摊及准备设摊的及时宣传教育,不少前来设摊的人员当场撤离。

行动共计出动执法管理人员70余名,引导整改了20余个设摊人员。

来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

除了鹃湖公园外,海宁城市的各个路段都陆续冒出了不少乱设摊情况,随之带来的是垃圾随地乱扔、道路拥挤堵塞等问题。

无序的乱设摊将“地摊”和“文明”对立起来。
在这种背景下,海宁一些社区也在积极探索,通过引导、管理等方式,在“烟火气”中融入“文明风”。

昨天下午,海洲街道百合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百合新城小区的步行道上划设摊位。
社区党委书记姚惠毓告诉大潮君,百合社区有居民两万多人,这段时间,陆续有居民反映周边道路出现了乱设摊的情况,虽说这几天地摊是一个热词,但是姚惠毓觉得地摊经济不等同于乱设摊,摆摊不能影响周边的环境,不能影响居民的出行。

堵疏要结合。
经过前期谋划,社区决定在百合新城小区推出周末夜市。
招募发出后,短短一个小时,40个摊位就全部被抢订一空。

大潮君注意到,这些摊位主要销售日用品和农产品,夜市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全程参与管理。

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管理,姚惠毓觉得,地摊是要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脏乱差。
大潮君也在百合社区、东长社区等地随机海采了部分市民,大家都觉得“烟火气”需要“文明风”的支撑。

市民戎先生:“乱设摊占用了停车的地方,造成了很多不便。

△戎先生

市民张先生:“乱设摊肯定会影响交通,如果你是开车的,一不小心开过去撞到人了怎么办,有时候很不方便,特别是对出行方面,管理方面也不太好管。

△张先生

市民邱女士: “乱设摊一般来说也没有管理的,可能摆摊完了以后地上卫生也不注意,现在提倡摆地摊,但是提倡同时我觉得还是要注重一下卫生等各方面的管理。

△邱女士

市民曾先生:“地摊经济要有序有条进行,跟乱摆摊肯定是有区别的。

△曾先生

百合社区党委书记姚惠毓表示:“我要摆摊,但是我要做到文明摆摊、有序摆摊,不能说可以摆摊就是随便哪个地方、时间都可以摆,这个也是影响着我们周边环境,影响着海宁的文明程度。
当然这方面就是要通过有序管理、引导,让双方融合起来。

△百合社区党委书记姚惠毓

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但是地摊经济却不等于乱设摊,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序”。
占道导致的交通拥堵不叫“烟火气”,摊边散落的食物残留不叫“烟火气”。
正如市民们所说的,我们需要的是“文明的烟火气”,是一种温馨、舒适、宜居的感觉。

全市累计有规范化便民摊1500多个

“文明的烟火气”,需要商贩和消费者、城市管理者共同经营,在文明指挥棒下,海宁正通过合理规划、开放区域和时段,最大程度解决小商小贩经营难题,而部门的举措需要商贩和消费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

海宁目前有1500多个规范化便民摊点,它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或是路边、或是角落。
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段,这些地摊和城市文明交融在一起,成为城市一条独特风景线,因为他们坚持一条原则,摆摊以基本不影响他人为前提。

比如便民服务点,海宁全市一共有39个,此外还有便民早餐点60余个、夜宵摊点210个,加上1200多个农产品及百货类摊点。
这些摊位的地点、出摊时间都经过严格的筛选,都以不影响他人为前提。

市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科科长马骁骅介绍:“利用闲置的对交通和居民居住影响不大的区块或路段来设置便民的疏导点,能很好地满足设摊人员的需求,避免影响道路通行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马骁骅

还有一则重要通知

说到便民疏导点

就在昨天,好多海宁人熟悉的

北关桥临时便民疏导点

调整了开放时间

关于调整

北关桥临时便民疏导点开放时间的公告

广大市民:

随着入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为进一步方便高温季节广大市民采购,经研究决定自6月12日起至9月30日调整北关桥临时便民疏导点高温季节开放时间,每日增加傍晚(16:30-20:00)开放时间段,请广大设摊户和市民按照《北关桥临时便民疏导点管理规定》要求规范有序进场设摊、选购。

特此公告。

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0年6月12日

北关桥临时便民疏导点管理规定

一、开放时间:6:00—10:00(高温季节增加16:30-20:00开放)。

二、经营种类:仅限自产自销蔬菜(本市季节性水果)。

三、经营资质:仅允许海宁本地市民(以身份证为准)进场经营。

四、设摊位置:一人一格,抽签定位。

五、进场秩序:佩戴口罩,持有效身份证,配合管理者测量体温认可后依次入场。
如发现有发烧、咳嗽症状者,严禁进入,并应及时就医。

六、摆摊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划线标明的区域设摊,不得越线摆放物品;不得擅自设置固定式亭棚等各类设施,严禁将设摊位置转借他人使用或进行交易。

七、经营要求:诚信经营、合法经营,不得短斤缺两、侵害消费者,禁止使用高音喇叭、音箱等设备招揽生意,不得影响周边居民工作和生活。

八、食品安全:所出售蔬菜的各项指标需符合相关规定,对不达标的将由相关部门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九、收摊规定:每日经营结束后,经营户需将蔬菜、残留物及相关物品清理干净,不得留置在疏导点内,管理人员将每日进行清理、清场,由此造成的损失由经营户自行承担。

十、停车管理:经营户和消费者的车辆在开放时间内一律不得驶入设摊区内,也不得停放在附近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上,要有序停放在设摊区两侧的车辆停放区内。

十一、设施保护:经营户和消费者应当爱护疏导点内各类设施,损坏的需照价赔偿。

十二、经营秩序:经营户相互之间应当和睦相处,不得因设摊问题发生争吵、打架等治安事件,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十三、资格取消:凡发现在户外公共场所或道路上进行乱设摊经营的,或者不服从本疏导点管理经教育无效的,取消进入本疏导点经营的资格。

当前“地摊经济”成了一个高频热词

但“地摊经济”不是乱设摊的“挡箭牌”

也不应该影响人们正常出行和生活

为进一步引导群众规范化摆摊

目前我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已经下发通知

要求已经设置临时设摊点的

各镇街道进一步规范管理

在这里

大潮君也想提醒大家

不要盲目跟风设摊

更不能违反食品安全

和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

杨立超/摄

烟火与文明

并非是一道二选一的单选题

一座重民生、有温度的城市

在留住“地摊经济”烟火气的同时

也定能让文明常驻

本文由大潮网独家采访编辑发布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通讯员:张礼

:周志伟、沈名扬、董维刚、朱重鸣

张煜、姚月红、董仕渊、应妮杰

编辑:柳晴 责编:张枫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