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遂川县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即“一约六会”提升工程、婚丧嫁娶新风工程、“以文化人”润心工程、主题教育实践工程、城乡专项治理工程),倡导“文明、节俭、传承”,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如今的遂川县,文明新风正吹遍城乡,为脱贫攻坚奔小康注入强大动力。
倡俭治奢从小事做起
为了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进一步遏制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遂川县加强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志愿者协会等建设。截至目前,全县309个村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志愿者协会。

在遂川农村,不少修缮后的宗祠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电灯、音响应有尽有,厨房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前些年,祠堂成立了管委会,本村婚丧嫁娶等都在这儿办事,村民只需支付60元服务费,用于水电费、桌椅搬运、物品看管等开支。”田心村村民表示,这种形式体面又省事,省钱又热闹,自己只需带菜和米就可以了,一桌酒席办下来不超过200元,不仅人情债轻了,乡里乡亲关系也拉近不少。
遂川县还以“丧事简办”为目标,广泛宣传殡葬改革法规政策,倡导厚养薄葬,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公益安葬模式。目前,全县建立乡村公益性公墓59个,总面积近11.8万平方米,“三沿六区”整治迁坟1928座。
文明新风从你我做起
“奉劝各位老幼思想要变通,滥办酒席要禁止,减轻经济负担才轻松。”8月30日晚,遂川县雩田镇文化广场人头攒动,雩溪农民剧团上演的小品《劝酒》,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明新风吹向千家万户。
遂川县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采取多渠道建设、多形式宣传、多层面教育,推进道德讲堂、家风建设,让广大群众做移风易俗的参与者、实践者。同时,通过开展村训家训教育,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美德新星等评选,促进乡风民风良性发展,群众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在枚江乡莲溪村,一面200米长的红色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该村在通往烈士陵园的道路两边设立红色文化墙,再现了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时期遂川人民的革命场景。红色文化墙不仅为村民营造了文化氛围,更让游客一进村子就能感受到当地独特的红色文化,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目前,遂川县23个乡镇、299个行政村都设置了各类文化墙,将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同时,该县还要求在2020年前,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1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本达到“七个一”标准,即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
乡风民风助力美丽乡村
走进碧洲镇良岗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村里的道路由以前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大家出行更畅通了;种植、养殖产业快速发展,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庄环境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村民的生活更幸福了……
近年来,良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风气变好了,村民的钱包变鼓了,大家心里美滋滋的。”良岗村的老百姓认为。
据悉,该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组建舞蹈队、志愿服务队、道德评议队,组织开展文艺汇演、道德讲堂、星级党员评选、孝道红黑榜等活动,既宣传了党的政策,又为群众提供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逐步形成了淳朴勤劳诚信的民风和积极上进的村风。
“树立良好的乡风民风,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调整产业结构、增收致富奔小康上,为全面发展构筑了精神高地。”遂川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