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补短板 昆山开发区做好营商环境升级“加分项”(开发区企业环境服务项目)

办理时间能不能再缩短一点?让企业提交材料时能不能再简便一点?昆山开发区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为追求,不断寻找服务中的不足,补齐短板,增强创新意识,增加服务内容、丰富方式方法,逐渐形成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对标国际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为了破解企业投资障碍、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亲商护商服务、规范监督执法行为四大方面,昆山市推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围绕“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昆山开发区始终坚持“融合、共享、便捷、高效”工作理念和“客户思维、用户体验”,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创新服务补短板 昆山开发区做好营商环境升级“加分项”(开发区企业环境服务项目)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古语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没有对标一流的高标准、严要求,营商环境建设就如“桌子底下放风筝”,起势不够,自然飞不高、飞不远。
昆山开发区主动对标世行最高标准,对标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先进城市,不断创新政策、优化服务、强化落实,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也要在细小处不断完善。
阿法拉伐流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已在开发区驻扎了十几年,为更好地提升产品竞争力,企业计划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技改。
昆山开发区了解具体情况后,在“增产不增污”的前提下,引导企业同步实施中水回用,帮助企业顺利通过环评审批。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跨越发展的机会。
昆山开发区深知,当前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成为营商环境的竞争,各地的发展竞速,已由传统的资源、政策的比拼转变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竞速。
优化营商环境,格局要大,切口则要小,善于在细小处做大文章,把每一项服务做好,把每一个问题解决好,形成良好的口碑,从而吸引企业投资增资、扎根发展。

市场经济下,人才、资金、项目“择良木而栖”,好的营商环境,就是集聚各类要素的“引力场”。
前不久,星巴克与昆山开发区完成签约,计划携手打造一座前瞻性、可持续发展的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这是美国500强企业今年在华投资的首个产业项目。
“3个多月,8轮谈判和考察,星巴克落户实属不易。
”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潘建康说,疫情期间,开发区一方面做好精准防控,另一方面为星巴克做好产业规划,坚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设立专门服务团队,最终为打造千亿级咖啡产业链“砸”下一个重要支点。

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昆山开发区已有21个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投资总额占全市近50%。
宝能整车、动力电池以及三一创智云谷等重大产业项目也正加速建设。
同时,通过“云招商”等举措,引进陈蕴博院士团队等15个人才科创项目。

全链服务 栽好梧桐优存量

高效背后,是昆山开发区从全链审批到全链服务的转变。
昆山开发区率先试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立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全链承接项目建设审批权限。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审批就是服务”“审批效率就是经济效益”的工作理念扎根在每一个行政审批人员心中。

落户20多年的台企嘉联益,今年追加投资1.2亿美元,致力于打造5G天线模组项目,发力新基建,抢占新高地。
对此,昆山开发区台服办、经促局等部门高度关注项目进展情况,为企业5G高频天线的应用牵线搭桥,协助联络下游客商,为企业扎根昆山长远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增添了信心。
今年以来,昆山开发区助力南亚电路板、南宝投资性总部、嘉联益电子、龙灯瑞迪等台资企业增资加码,总注册资本超1.1亿美元。

据悉,昆山开发区建立了经济部门与审批部门的日常沟通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因经营需要改扩建厂房的信息,精准提供审批服务,审批的是项目,服务的是发展,整体解决企业在审批过程中的碰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高效服务既有企业增资扩产,栽好梧桐优存量。

在线下大厅,简单事项立即办、复杂事项限时办、特殊事项紧急办,让企业和群众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把该办的事办妥,把想办的事办好,这已成为常态。
在线上大厅,依托投资建设“一网通办”平台,创新推出“一轴两端三保障”项目审批服务新模式,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报建业务。
通过组建多个重点产业项目精细化专业服务小分队,创建“服务日志”,及时掌握和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打造全过程网上运行、全流程信息共享、全天候主动服务、全环节信息监管平台。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最有感受度。
台湾纬创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进出口总额一直雄踞江苏省前三位的工业大户,2019年实现工业产值606.7亿元。
该集团旗下纬新资通公司春节前新接客户大额订单,亟需对现有二期厂房进行综合改造,因疫情影响,项目报建陷于停顿,不仅面临订单丢失,还有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昆山开发区指导企业通过网上“不见面”审批尽快提交材料。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规划、住建、审批等部门通力合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按下服务“快进键”,确保企业顺利完成厂房改造、拿下订单。

疫后重振的关键期,正是市场格外需要信心、企业特别需要温暖的时刻,正是以优质的营商环境招商、安商、稳商的机遇期。
昆山开发区以钉钉子精神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以台资为例,昆山开发区1-4月,全区新批和增资台企36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家,新增总投资和注册资本同比大幅度增长。

创新为刃 “昆山之路”越走越宽

走进昆山开发区,车辆一字排开,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是什么让昆山开发区在如今略显“冰冷”的大环境下,仍保持着如此活力?是创新。

今年一季度,昆山开发区返岗员工达10.5万人,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稳,当年度投资额56亿元的18个重大产业项目90%施工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11.6%;到帐外资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3%。
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多数正增长,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1%;仁宝、纬创、世硕三大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0.4%。

昆山开发区的诞生,本身就是体制机制变革的产物。
为突破制约发展的制度障碍、

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昆山开发区紧抓四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自转”围绕“公转”,把试验区建设、综保区扩容变成复制先进经验、争取政策供给的“改革试验田”,争当开放型经济“头部”园区,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带动区镇提升开发建设水平。
持续深化“1330”改革,在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服务的效果如何,往往关乎企业利益,千万不能小看一个企业的得失,累积效应、连锁反应,会导致营商环境“加分”或“减分”。
在创新处做好大文章,才能从源头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增多,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景中去,解决好更多具体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获得感。

昆山开发区着力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难题,助力清陶、锐芯、开思拓、万洲等32家科创企业复工、650名员工返岗。
同时,加快落实苏州“惠”十条和昆山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十五条政策,研究支持鼓励开发区科技载体平台疫情期间带头减免承租的科技中小微企业房租的操作细则,服务科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升级版”在改革举措创新上,昆山推出多项国内领先甚至全国首创的措施。
昆山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将人才科创重点工作的推进从线下转移至线上,服务引导科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开展人才项目在线洽谈、科技项目线上申报辅导、产学研需求远程填报等工作,掀起人才科创“春耕潮”。
比如,组织人才企业收看“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申报要点及注意事项实操”直播;线上指导陈蕴博院士先进铝系材料制造用智能电磁装备、省产研院柔性辊压技术项目办理网上名称核准、工商注册资料填报等手续,促进项目顺利落户;制作二维码,引导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登记、征集企业科技项目和产学研对接需求,有效排摸企业科技创新情况。
与此同时,开发区还督促各孵化载体实行严格管控措施,在做好线下防控措施的同时,还线上通过企业微信工作群及时推送最新通告、惠企政策,实现防疫复工“两手抓、两不误”。

绣花功夫 外提“颜值”内修“气质”

“过去一提到开发区,人们更多地联想到企业、厂房,要改变这种认知,就要在打造宜居宜业的东部新城上狠下‘绣花’功夫。
”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沈一平表示。

从产业园区向综合城市转型,是昆山开发区要做的又一篇大文章。

昆山开发区围绕打造宜居宜业东部新城目标,精心布局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夏驾河科创走廊、蓬朗老镇特色街区、“东新街-朝阳路”商业中心、高铁南站商务区“五大区域”,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蓝天保卫、碧水畅流、净土守护“三大工程”,以及系列民生工程,不断增强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站在昆山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高度,开发区精心布局从产业园区向城市转变‘一盘棋’,努力实现‘生态、业态、形态、神态’有机融合。
”开发区规建局局长邵桂林说。

优化营商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
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如同滚石上山,靠的是咬定目标、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拼劲、韧劲和干劲。
在细小处用力,取得大的收获,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实践。
这样的实践越多,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文章”就能够越做越好,昆山开发区在全国开发区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位列第三。
全省首家国家级开发区公安出入境全业务分中心暨出入境智慧大厅投入使用,全市率先全面实现“1330”改革目标,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同城通办”,率先上线运行投资建设“一网通办”平台,这一个个“领先”的背后是昆山开发区人矢志不渝、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内在精神品格。

昆山开发区不仅营商环境要升级,目标也要升级。
今年,昆山开发区贡献份额的“3458”目标:力争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市占比达30%、工业投资占比达40%、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50%、进出口总额占比达80%。
同时,昆山开发区继往开来提出了更高的“533”目标:开发区保持国家级开发区排名前“5”,综保区保持全国综保区排名前“3”和营商环境指数保持在国家级开发区前“3”。

为实现“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起来,把发展的节奏拉上来”的预定目标,昆山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将以昆山发布28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为契机,以服务区内经济发展为重点,强化“客户思维用户体验”,通过“一轴两端三保障”的创新服务方式,扎实护航区内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实事工程逆势勇进,全力营造更加温暖、更有吸引力的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打响“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为全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 毕若林)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