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专利只要入了门,其实很简单,最重要的是要有逆向思维。”3月7日,谯兴宇面对封面采访,谈到自己这么多年做专利的心得时轻描淡写地说道。
谯兴宇,国网达州新桥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从2011年成功申报第一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截至目前,12年时间,已成功拿下77项专利,其中,还有5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个在同事眼中的“专利大王”,单薄的身躯透着精干,举手投足间又显得十分文雅。
边工作边学习 别人打麻将他却在看书

上职高时学的果蔬专业,当兵后一心想考军校,曾经的谯兴宇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电力工人。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拥有高中学历的谯兴宇在部队服役,在当时的部队算是比较稀少的高学历人才,因此,他一心一意想考军校。但是,上天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在一次训练中负伤,成为了伤残军人,从而与军校擦肩而过。
谯兴宇向介绍他最新的发明
1994年,退伍后的谯兴宇被安置到新桥供电公司石梯供电所工作。面对完全陌生的行业,谯兴宇没有失落,而是通过学习不断补齐自己在专业上的短板。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改进工作,这是职业生涯前期谯兴宇的真实写照。
“别人都在打麻将的时候,我自己在一旁看书。”谯兴宇说,那几年我看了大量的各种书籍,特别是电器方面的,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会了修各种家电。慢慢地大家都知道我会修电器,只要电器出了问题都来找我帮忙修。
在职业生涯的前10多年里,谯兴宇历经多个岗位,先后在魏家洞电站、老林窖电站等基层一线工作。那时的他,除了帮人家修家电,电站里的机器只要有了问题,都是他自己琢磨怎么修好,成为了大家眼里的“技术牛人”。
厚积薄发 曾一年拿下40多项专利
有了职业生涯前期的广泛积累,谯兴宇的知识库越来越丰富。工作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有位领导了解到他在技术上很不错,便启发他能不能把这些技术形成论文,并往专利方面去探索。
劳模创新工作室墙上记录的谯兴宇的专利成果
谯兴宇按照领导的启发,将自己当时研究的利用磁控原理制作自动抽水控制设备撰写成论文,并在中文核心期刊《制造业自动化》上成功发表。
有了这次学术上探索的成功,仿佛打开了谯兴宇通往专利方面的任督二脉。2011年,他成功申报自己第一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电动机断相过热综合保护器。
从此,谯兴宇便在专利发明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拾。2013年,出现了井喷式的成果,成果申报40多项专利。其中,多项专利成果在应用后,为企业大大节省了运维成本。
从第一个专利申报成功到目前,谯兴宇在这条路上已走了12年,累计拿下77项专利,其中5项发明专利,69项以公司名义申报,8项以个人名义申报,成为了国网达州公司名副其实的“专利大王”。
做好引路人 现在主要精力在带新人上
不知不觉中,谯兴宇在国网达州新桥公司已工作了近30年时间,岁月在53岁的他脸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尽管仍然肩负着公司技术攻关的重任,但他对自己工作的重心还是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我现在是公司运维检修部信息通信综合技术专责,同时还是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顾问。”谯兴宇说,现在更多的精力放在带新人方面,做好年轻人的引路人,让愿意在这方面深耕的年轻人少走点弯路。
谯兴宇记不清自己到底带了多少徒弟,来来往往的年轻人很多,但无论是谁,他都是尽心尽力地指导,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心得倾囊相授。
谈到做专利的心得,谯兴宇说:“最重要的是要有逆向思维,要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东西如果这样来做会是什么效果呢?一旦打开逆向思维的阀门,入了门,其实就很简单了。”
【如果您有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